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心理学理论基础与丰富实践经验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研究型高层次心理学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基础心理学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三、学制与学分
博士生修业年限为3-6年,基本学制为4年。
四、培养方式
1.博士研究生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突出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学习要体现开阔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注重培养博士生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成立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包括导师及副导师。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在博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副导师配合导师全程参与博士生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为博士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环境,使博士生在博采众长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3.博士生入学一个月后,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并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4.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授课(线上或线下),或派出博士研究生到其他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修读部分课程或访问学习。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五、课程学习
1.学分要求
博士留学生修读总学分为18学分,其中包含汉学院开设的公共课。
2.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学科基础课(6 Credits) |
Measurements and Statistics测量与统计 |
40 |
2 |
1 |
必修课 |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Techniques in Psychology心理学实验与技术 |
40 |
2 |
2 |
Advanced Issues on Contemporary Psychology心理学前沿进展 |
40 |
2 |
1 |
专业主干课(4 Credits) |
Research Seminar in Psychology, Part I |
20 |
1 |
1 |
Research Seminar in Psychology, Part II |
20 |
1 |
2 |
Research Seminar in Psychology, Part III |
20 |
1 |
3 |
Research Seminar in Psychology, Part IV |
20 |
1 |
4 |
发展方向课(15 Credits) |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
40 |
2 |
1 |
选修课 |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 Practice |
40 |
2 |
2 |
Abnormal Psychology |
40 |
2 |
1 |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40 |
2 |
2 |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Part I |
40 |
2 |
2 |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Part II |
40 |
2 |
3 |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40 |
2 |
3 |
Cognitive Neuroscience |
20 |
1 |
3 |
公共课 |
Introduction to Mandarin |
80 |
4 |
1 |
汉学院负责 |
China Panorama |
60 |
3 |
1 |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博士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博士生课程学习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博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本学科的前沿课题,按照研究计划进行学位论文的研究与写作。博士生学位论文研究须经过前期审查、中期审查和后期审查三个阶段。审查程序严格按照《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实施博士学位论文审查制度的规定》中的有关要求进行。
学位论文包括:个人研究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论文预送审、论文评阅与答辩等。
前期审查:前期审查主要以开题报告为依据,审查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设计。博士生应在第一学年内确定论文选题方向,并经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由博士生指导小组组织实施,并成立审查小组。博士生应向开题报告审查小组作开题报告,合格者可以根据研究计划进入论文撰写阶段;不合格者需再次申请开题报告审查。两次审查时间间隔应不少于两个月。
中期考核:博士生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每年举行一次。所有博士生必须参加本年级的第一次中期考核,并应在中期考核前修完全部规定课程学分。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的博士生,需本人书面申请并经导师同意,经学院审核可申请缓考。缓考学生的考核结果按暂缓通过处理。
论文预答辩:博士生论文评阅前必须进行预答辩,预答辩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时间间隔不少于2个月。博士生论文预答辩由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组织实施,并成立预答辩委员会。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由预答辩委员会集体表决做出合格和不合格两类结论。预答辩委员会认为只需简单修改或在学位论文通讯评阅前能够完成修改工作的学位论文,视为合格;预答辩委员会认为必须进行重大修改或在学位论文通讯评阅前无法完成修改工作的学位论文,视为不合格。合格者按照要求在论文通讯评阅前完成学位论文修改工作的,可以进入学位论文评阅阶段。不合格者需在至少半年后再次申请学位论文预答辩。
论文预审:博士生通过学位论文预答辩,经导师审核同意进入论文预审环节。博士生须在每年1月末和7月末,按照要求将学位论文提交给研究生秘书,由研究生秘书审核、汇总后,委托第三方平台对论文进行预审。每篇学位论文聘请3名专家进行预审。详情参照《心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送审前预审实施办法(试行)》文件执行。
后期审查:主要以学位论文答辩为依据,全面审查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博士生需在答辩前2个月提出预答辩申请,预答辩通过,并经学院分学位委员会预审批准后方可参加答辩。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的前提是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认定的SSCI、SCI、《心理学报》、《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篇;或者发表2篇心理学类CSSCI期刊论文(其中1篇的署名可以是本人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本人为第二作者且署名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或发表3篇CSSCI期刊论文且至少1篇在心理学类杂志上(其中1篇的署名可以是本人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本人为第二作者且署名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上述成果有多名第一作者的,共同第一作者按1/N计算。《光明日报》(理论版文章2000字以上)和《中国教育报》(理论文章4000字以上)视同CSSCI同级论文。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博士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通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
心理学院
2024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