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单位 起止时间 职务
延边大学 2010.09-2014.06 本 科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9-2019.06 硕博连读
学术成果:
[1]张敬威.ChatGPT的教育审思:他异关系技术的教育挑战及应用伦理限度[J/OL].电化教育研究,2023(09):5-11+25[2023-09-05].DOI:10.13811/j.cnki.eer.2023.09.001.
[2]张敬威,濮丹阳.“双减”路上的功绩性“白噪音”[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3,22(03):89-95+113.DOI:10.19503/j.cnki.1671-6124.2023.03.011.
[3]张敬威,苏慧丽,谢明月.公共属性抑或资本属性:元宇宙教育的前提性批判[J].中国电化教育,2022(06):64-70.
[4]张敬威,苏慧丽.为变化的未来而教育——基于经合组织《回到教育的未来》报告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0):12-20.
[5]张敬威,于伟.学科核心素养:哲学审思、实践向度与教学设计[J].教育科学,2021,37(04):60-66.
[6]张敬威,于伟.从“经济人”走向“教育人”——论“教育人”的实践逻辑[J].教育与经济,2021,37(03):70-79.
[7]张敬威,苏慧丽.远程在场的知识延展与存在收缩——对在线教育的存在论阐释[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01):65-70.DOI:10.13966/j.cnki.kfjyyj.2021.01.007.
[8]张敬威,苏慧丽.创造性思维:理性突围中的逻辑断裂与思维秩序再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8(06):118-124.
[9]张敬威.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创新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20(04):6-12.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4.002.
[10]张敬威,苏慧丽,信海凤等.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有过程的思维呈现”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9(10):107-112.DOI:10.16697/j.cnki.xdjygl.2019.10.018.
[11]张敬威,于伟.非理性观照下的儿童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9(01):46-50.
[12]张敬威,于伟.非逻辑思维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研究,2018,39(10):40-48.
[13]张敬威,于伟.教育哲学的知识划界与学科体系——以傅统先学术旅程为中心的考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5):3-6.
[14]张敬威. 基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DOI:10.27011/d.cnki.gdbsu.2019.000239.
[15]于伟,张敬威,苏慧丽.“创造的教育”的本质内涵与实践旨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128-134.DOI:10.16164/j.cnki.22-1062/c.2022.02.016.
[16]周凡,张敬威.初任教师社会化过程中角色扮演的困境与突破——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的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22(05):8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