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国际学生045300)
国际汉学院(海外教育学院)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4.具有较好的中华文化理解能力和中外文化融通能力。
5.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6.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国际中文教育事业。
7.具有社会关怀意识与能力。
二、学位授予标准
毕业与学位授予标准(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点(观测点)及其内涵阐述 |
1.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素质 |
1.1职业道德:遵守国际中文教师职业道德,树立并维护职业声誉;平等对待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认真对待工作,积极应对各种教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挑战,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习者,成为融通中外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 |
1.2专业信念:理解国际中文教育的独特性和专业性,认同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价值;尊重学习者发展规律和中文学习规律,提供适合学习者特点的国际中文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与同事、家长、社区及其他相关者开展合作。 |
1.3专业素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基础和较为宽厚的中华文化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掌握良好的汉语交际能力即跨文化沟通技巧。具有问题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专业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积极态度。具有健康的人格;言谈、举止、仪表符合教师职业要求;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身体和心理状况能够应对在复杂条件下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工作的挑战。 |
1.4学术道德:具有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恪守求真、务实的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遵循学术伦理,坚守学术研究的社会责任。 |
2.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
2.1基础知识:具有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
2.2专业知识:应掌握《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2022)》规定的四类专业知识。1.教育知识。(1)理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2)理解认知科学、学习科学相关理论,了解不同学习者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3)能够综合运用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国际中文教育中的问题。2.中文和语言学知识。(1)掌握中文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能够描述、分析和解释中文语音、词汇、语法的特点。(2)掌握汉字基础知识,能够分析汉字字形、解释汉字的特点。(3)掌握中文语用、语篇基础知识,能够描述、分析和解释中文语用、语篇的特点。(4)具备语言学基础知识,了解语言普遍性和中文特殊性,能够进行语言对比。(5)能够综合运用中文和语言学知识,分析语言现象,解决教学问题。3.中华文化与中国国情知识。(1)了解并能够介绍教学中涉及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民俗等中华文化知识。(2)了解能够介绍教学中涉及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生态等国情知识。(3)分析常见的社会和文化现象,解决教学与交流中的问题。(4)能够认识到文化是涵盖古今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4.第二语言习得知识。(1)了解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及中文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特点。(2)了解第二语言习得和母语习得的异同。(3)了解学习者个体差异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4)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群体学习者中文学习的特点。(5)能够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知识,解决教师教学和学习者学习中的问题。 |
3.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能力 |
3.1汉语教学能力:(1)基本的汉语语言分析能力,以及相应的汉外语言对比和偏误分析能力。(2)了解社会与学习者需求,结合教学环境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与汉语及中华文化教学有关的课程设置、课程设计和教案撰写的能力,即系统规划教学活动的能力。(3)各类教学资源的选择、整理、制作、整合与恰当使用的能力,各类教具的选择、制作和使用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有效教学的能力。(4)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汉语言要素和语言功能的教学能力,以及有效组织听、说、读、写、译、综合等各种课型教学的能力。(5)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的能力。(6)编制练习、作业、试卷的能力,组织有效的教学测试与评估的能力。(7)引导学生发展和运用情感策略、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以及跨文化策略的能力。(8)建立良好的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社区及上下级关系的能力。(9)汉语教学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
3.2中华文化传播能力:(1)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并能以适当方式客观、准确地介绍中国。(2)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能通过文化产品、文化习俗说明其中蕴含的文化特质。(3)掌握相关的中华才艺,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4)能将文化阐释和传播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5)能组织各类文化传播活动,具有文化交流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
3.3跨文化交际能力:(1)了解世界主要文化的特点,能自觉比较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并应用于教学实践。(2)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的敏感性,能利用适当的跨文化策略和沟通技巧,有效地解决文化适应及相关问题。(3)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理解和文化比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适应跨文化情境。 |
3.4教育技术能力:(1)了解并关注前沿技术应用于国际中文教育的最新进展,理解教育技术在中文教学中的本质作用,具有将信息技术与中文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意识。(2)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教学手段。(3)了解常用信息化教学设施使用方法,掌握教学所需的信息化技术,具备设计、制作课件等教学资源的能力。(4)能够检索、采集、选择网络教学资源,具备在教学中运用资源库的能力。(5)能够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文教学与管理。(6)在资源建设特别是本土化、职业化建设与应用等方面,具有创新意识。(7)具备基本信息伦理,包括明确知晓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信息、重视信息安全等。 |
3.5汉语交际能力:国际学生汉语水平应达到HSK六级200分以上。 |
3.6教育研究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掌握一定的教育研究方法,具有通过教学观察、教学实验、教学反思等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具有参与本专业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寻求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 |
4.获本专业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
4.1见习:包括以下几项:(1)课堂观摩与评课。观摩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做课堂观察记录,开展课后评课。(2)教案设计与说课。就教材中的某一课或某一单元,拟定授课计划,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与步骤、教学评估等进行陈述和说明。(3)模拟教学与试讲。模拟真实课堂,就教学设计内容进行试讲。(4)教材处理与教学资源开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并处理教材,开发各种教学辅助资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熟练使用各种教具。 |
4.2实习:实习研究生可通过语合中心或学院遴选的方式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实践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践,也可自行联系国内外相关实践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学生通过实习环节应熟悉并掌握国际中文教育的相关技能,包括课堂教学、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利用、课堂组织与管理、学习评估与反馈等能力。 |
三、基本修业年限(学制)和最长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5 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申请。
总学分不低于41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32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授予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四、培养方式
(一)采用课程学习与国际中文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国际中文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导师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二)实行双导师制,有计划地聘请校内外专家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和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专业导师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研究方向并指导专业学习、论文写作,实践导师负责学生实践培训工作,参与论文指导。采取师生互选方式确定专业导师,实践导师由学院统筹安排。
(三)导师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组织以专业指导教师为主的2-3名导师组对学生进行指导,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实行定期组会制,以提高培养质量。
(四)根据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中突出体现本专业的复合性、应用性特点。课程教学采用讲授、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教学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力提高汉语教学能力和适应国外汉语教学的能力;部分课程采用外语或双语教学。
(五)课程学习与国际中文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海内外汉语教学或辅助教学工作,以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课程体系
(一)学分要求
修读总学分:41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32学分。
采用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训练课程、前沿讲座四种类型,各类别学分要求如下:
(1)公共课(7学分)
(2)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
(3)拓展课程(8学分)
(4)训练课程(5学分)
(5)国际中文教育学术前沿讲座(1学分)
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41学分。
(二)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导,专业拓展课程为补充,实践训练课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修读要求 |
说明 |
公共课 |
公共必修课 |
高级汉语 |
4 |
秋 |
必修 |
|
中国概况 |
3 |
秋 |
必修 |
|
学分要求:≥7学分 |
专业课 |
学位核心课程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
2 |
春 |
必修 |
|
第二语言习得 |
2 |
春 |
必修 |
|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 |
4 |
春 |
必修 |
|
中华文化与传播 |
2 |
秋 |
必修 |
|
跨文化交际 |
2 |
秋 |
必修 |
|
学分要求:≥12学分 |
说明1 |
拓展课程 |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类 |
汉字与汉字教学 |
2 |
春 |
选修 |
|
词汇与词汇教学 |
2 |
秋 |
选修 |
|
语音与语音教学 |
2 |
秋 |
选修 |
|
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 |
2 |
秋 |
选修 |
|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
2 |
秋 |
选修 |
|
汉语课堂活动设计 |
2 |
春 |
选修 |
|
偏误分析 |
2 |
春 |
选修 |
|
国际汉语课堂管理 |
2 |
春 |
选修 |
|
二语语用教学 |
2 |
春 |
选修 |
|
语言学理论与汉语教学 |
2 |
春 |
选修 |
|
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类 |
中华文化经典 |
2 |
秋 |
选修 |
|
原著导读与教学应用 |
2 |
秋 |
选修 |
|
中外文化交流专题 |
1 |
春 |
选修 |
|
教育与教育管理类 |
教师专业发展 |
2 |
春 |
选修 |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2 |
春 |
选修 |
|
教学设计 |
2 |
秋 |
选修 |
|
现代教育技术 |
2 |
春 |
选修 |
|
学分要求:≥8学分 |
说明2 |
训练课程 |
教育研究方法 |
2 |
春 |
选修 |
|
课堂观察与实践 |
2 |
秋 |
选修 |
|
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 |
2 |
春/秋 |
选修 |
|
语言测试与评估 |
2 |
秋 |
选修 |
|
语言学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 |
2 |
秋 |
选修 |
|
中华文化技能- 民族器乐 |
1 |
春/秋 |
选修 |
说明3 |
中华文化技能-武术 |
1 |
春/秋 |
选修 |
说明3 |
中华文化技能-书法 |
1 |
春/秋 |
选修 |
说明3 |
中华文化技能-国画 |
1 |
春/秋 |
选修 |
说明3 |
中华文化技能-民族手工艺 |
1 |
春/秋 |
选修 |
说明3 |
学分要求:≥5学分 |
说明4 |
必修环节 |
国际中文教育学术前沿讲座 |
1 |
春/秋 |
必选 |
说明5 |
专业实践 |
课堂见习 |
1 |
|
必选 |
说明6 |
微格教学/教学技能竞赛 |
1 |
|
必选 |
说明7 |
教学和管理实践 |
4 |
|
必选 |
说明8 |
论文研究计划、开题报告、预答辩、论文评阅与答辩 |
2 |
|
必选 |
|
学分要求:≥9学分 |
总学分 |
≥41学分 |
|
说明:
(1)学位核心课程是提升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必修,共12学分。
(2)拓展课程是提升加强学生在教学各环节或各类型课程中的教学技能,以及中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技能的课程,最低8学分。
(3) 中华文化技能课程限修1门。
(4) 训练课程是训练学生的教学实践技能或通过专题性研究提升学术研究的能力的课程,最低5学分。
(5) 研究生在读期间须参加“国际中文教育学术前沿讲座”4-6次,并撰写学习报告,经导师审查通过者,视为完成国际中文教育学术前沿讲座课程并计1学分。
(6) 研究生教学见习在学生入学之初开始,持续两个学期,至少听4门以上主干课程,课堂见习时数不少于8学时,教学见习结束后须提交教学见习报告。
(7)微格教学与课程相结合,以小组的形式,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微格教室进行,按照教案的设计水平与授课实际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8) 课堂教学实践一般不少于40学时,教学实践和管理实践的总量一般不少于150学时。
(三)教学方式
采用课堂教学与国内外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力争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期间能接触到100个以上不同类型的案例,提高教学技能和国外适应能力;课程学习与国际中文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汉语教学和辅助教学工作,以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考核方式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考试一般采取笔试形式,可采用开卷、闭卷或开、闭卷相结合的方法;考试应当堂公布试题,当堂应试。考查可采取课程论文、教学设计、调研报告或文献阅读报告等形式,同时应参考研究生平时听课、作业和课题讨论等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倡以教案设计、教学模拟、案例分析、专题报告、调研设计等形式进行过程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教学设计、调研报告或文献阅读报告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调研报告、教学设计、课程论文、文献阅读报告等书写规范和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与管理办法》。
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课程考核均按照百分制评定。考试成绩分为5 个 等级:90 分以上为优秀;80-89 分为良好;70-79 分为中等;60-69 分为及格;59 分以下为不及格。
六、专业实践
(一)专业实践的组织
学院负责指导、管理和协调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并提供相应的保障。学院专业实践领导小组,具体落实研究生专业实践相关工作,并负责对实习研究生进行安全、知识产权和保密等方面的教育。
(二)专业实践的形式、内容、要求
专业实践分为:教学实践环节和社会实践和管理实践环节。
1. 教学实践分为教学见习和课堂教学两个阶段。教学见习在学生入学之初开始,持续两个学期,至少听4门以上主干课程,课堂见习时数不少于8学时,教学见习结束后须提交教学见习报告。课堂教学在第二至第五学期进行,结合课堂所学教学技能和第二语言习得知识,在学院统一安排下,经过岗前培训,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实践结束后须提交完整的教学实习报告。
2. 社会实践和管理实践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学生入学之初即被分配到指定的班级进行助课锻炼,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活动管理、生活管理等,帮助班主任做好教学准备,批改作业,进行学困生的课后辅导等。通过选拔,部分学生可以参与学院的学生管理、教务管理和考务管理等实践工作,也可推荐到学校的相关部门进行社会实践和管理实践。
3. 课堂教学实践一般不少于40学时,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管理实践的总量一般不少于150学时。
4.学院将成立由专业指导教师组成的实践指导小组,每个小组由2-3人组成,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学生要在实践指导小组的指导下至少录制 1 次课堂教学实况,至少完成 1 次详细的教案写作。实践指导小组成员对所指导的学生至少要进行 2 次的课堂听课和集中讲评,以上各个环节均需记录备案。
5.专业实践的各个环节要及时记入实习记录,实习记录提交不少于40篇,学院将进行阶段性收取和汇总,并进行集中评议。
(三)专业实践考核
考核由学生自评、校外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的评价、校内指导教师的评价三部分构成。学院根据上述三部分评价对研究生的实习进行考核,研究生未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不合格的,不能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全部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国际中文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学位论文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要有创新性。学位论文工作包括以下四个主要环节:
1.论文选题
硕士生入学3 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制定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并由硕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2.开题报告
(参见学校相关规定)
3.论文进展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
4.论文预答辩
(参见学校相关规定)
5.论文答辩
(参见学校相关规定)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要求
参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分离实施办法》。
九、必修课程教材
课程名称 |
选用教材(含教材、教学参考书)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
教材:库玛,《超越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 |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朱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叶军,《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
中华文化与传播 |
教材:赵长征等,《中华文化与传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代表性教学参考书: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跨文化交际 |
教材: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