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联系我们

08:00-15:30

+86 - 431 - 85099754 / 85685722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校史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NortheastNormal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市,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

东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东北大学,1946年2月始建于辽宁本溪,而后在战火中辗转于丹东、通化、梅河口、吉林、长春、哈尔滨,1946年6月定址于佳木斯。1948年7月,南迁吉林与吉林大学合并,定名东北大学,开始探索正规化办学。1948年至1949年间,原沈阳东北大学、长春大学、长白师范学院等校陆续并入东北大学,使东北大学发展成为当时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1949年7月,学校迁至长春。

1950年4月,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东北大学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成为一所以培养新型的中学师资为目标的高等师范院校。1958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下放隶属于吉林省,同年10月学校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1980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名。此后,东北师范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原有学科,增设新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2009年,承担国家“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近年来,在“211工程”、“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以及教育部、吉林省共建协议的支持下,东北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有特色、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校史迁移图

大事记

2014年 我校2010级体育硕士李坚柔在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女子500米短道速滑中夺魁,获得本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枚金牌

2013年 6月25日,我校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美术实验教学中心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2年 4月19日,教育部任命刘益春同志为我校校长。

2011年 3月24日,我校在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又新增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物理学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新增法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10年 4月6日, 学校以“传承与发展”为主题,举行了一系列庆祝净月校区创建十周年活动。

2009年 11月28日,“全国高校毕业生教育人才专业市场(东北)揭牌仪式”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2008年 6月21日,我校教育部农业与医药基因工程研究中心申报的“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予以批准并正式授牌,这是我校第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也是我校第一个国家级别的高层次实验室。

2007年 12月24日,辽宁省教育厅、吉林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教育厅、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协议签字仪式在我校举行。

2005年 9月23日,东北师范大学校史馆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2004年 6月30日,我校通过教育部评估获批正式建立研究生院。

2003年 9月25日,学校成立校级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2002年 2月26日,经教育部批准,我校新增6个本科专业。

2001年 3月24日,全国第一家面向基础教育、构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软件开发公司—东北师大理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田家炳教育书院挂牌成立。

2000年 学校举行净月校区建设工程开工仪式

1999年 经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正式决定创建我校净月校区;学校下发《东北师范大学关于进行新一轮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8年 我校向美国惠普公司中国有限公司购置首台大型精密仪器签字仪式在逸夫科学馆举行

1996年 学校举行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

1995年 国家教委决定在我校建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学校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专家预审

1994年 我校又新增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和博士生指导教师

1993年 东北师范大学校训正式确定

1991年 学校举行逸夫科学馆落成典礼

1990年 学校《综合改革要点》出台

1988年 经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我校有权审定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

1986年 我校在运动场隆重举行建校四十周年庆祝大会

1985年 根据国家教委文件精神,我校设立校务委员会

1983年 美国南伊利诺大学校长一行4人应邀来我校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

1982年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我校主办《高师函授》杂志(双月刊),这是我国首份公开出版的高等函授教育杂志

1981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31个学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0年 教育部批准我校恢复“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名

1979年 教育部委托我校举办的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开学典礼在我校隆重举行

1978年 国务院批准学校归属教育部、吉林省双重领导,以教育部领导为主

1960年 各系、科的专业由1960年的27个调整为16个

1958年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的意见》。东北师范大学下放归吉林省领导

1954年 学校基本建设初步设计全部完成;我校第一届党代会举行

1953年 教育部对培养研究生工作做出统一规划。我校承担了现代汉语、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三个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任务

1950年 教职工联合会易名为“中国教育工会东北大学委员会”,主席为刘呈云。不久由吴伯箫继任

1948年 东北大学迁往吉林市,与吉林大学合校,仍称东北大学,任命张如心为校长,何锡麟为教育长,张松如为副教育长

1946年 《合江日报》刊登了《东北大学招生简章》

1946年 东北局决定东北公学(1946年1月10日成立)改名为“东北大学”,任命张学思兼任校长,白希清、舒群为副校长,张松如为教育长

1945年 毛主席亲自到延安大学,向校长周扬和副校长张如心传达党中央的决定,要求延安大学派一批骨干力量去东北创办东北大学